日常生活的飲食型態,是整體健康非常重要的一環,對於心血管疾病如心肌梗塞、腦中風等疾病,飲食型態當然也非常重要。然而…
不吃早餐或者晚餐太晚吃,是現在許多人普遍的飲食行為,到底對健康會不會有影響?過去有研究顯示,這樣的飲食行為,可能與肥胖、胰島素阻抗性、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增加有關。
而最近有一份新的研究,針對心肌梗塞而住院的患者來進行,想要探討,究竟不吃早餐(指中餐前不吃東西,喝水或咖啡除外)跟晚餐太晚吃(指吃完晚餐後兩個小時內就上床睡覺)的飲食習慣,對於這些罹患心肌梗塞住院治療的人,在他們出院後30天內,再次發生心臟疾病或死亡的風險有沒有影響。
結果顯示,不吃早餐且晚餐晚吃的患者,在他們出院後30天內,再次罹患心肌梗塞、心絞痛、甚至死亡的風險,是對照組的4~5倍之高!足以顯示,飲食習慣確實對心血管健康造成影響。
另外,這個研究中還有幾個值得注意的點:
1.這些出院後30天又再次罹患心肌梗塞、心絞痛、或死亡的患者,他們的總膽固醇(total cholesterol)跟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 俗稱壞的膽固醇)的值,是比對照組來得低的。
2.這群擁有不健康飲食習慣的患者,在他們住院治療前,使用降膽固醇藥物(statin)的比例是比對照組高的!但研究追蹤卻發現,他們出院後再次罹患心肌梗塞、心絞痛、或死亡的風險卻反而比較高!
這給我們幾個值得思考的點,也是我在門診一而再,再而三不斷強調告訴病人的:
1.不要以為吃了藥就沒自己的事,就不會發病。整體的飲食習慣跟生活型態才是真正的根本,而這,要靠自己負起責任、落實改變 ,自己的健康自己得負責。
2.醫藥科技進步,藥品發達,降膽固醇的藥效果都不差,要讓數字漂亮基本上不難,吃藥、加藥、調藥大多可以讓數字「達標」,但是,「數字漂亮」 不等於 「身體健康」,門診遇到很多民眾花了好幾萬塊做了一堆健康檢查,檢驗數字沒什麼大異常,人卻老是覺得不舒服。所以,我們的目標不是放在「數字漂亮」,而是應該放在「真的變得更健康、未來疾病及併發症的風險降低、生活品質變得更好」,而這,如上述,要從根本的飲食習慣及生活型態做起。
藥品可以是輔助,但對於生活型態疾病來說,如果自己什麼都不改變,以為吃一堆藥成為藥罐子就會變健康,有可能嗎?
結果顯示,不吃早餐且晚餐晚吃的患者,在他們出院後30天內,再次罹患心肌梗塞、心絞痛、甚至死亡的風險,是對照組的4~5倍之高!足以顯示,飲食習慣確實對心血管健康造成影響。
另外,這個研究中還有幾個值得注意的點:
1.這些出院後30天又再次罹患心肌梗塞、心絞痛、或死亡的患者,他們的總膽固醇(total cholesterol)跟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 俗稱壞的膽固醇)的值,是比對照組來得低的。
2.這群擁有不健康飲食習慣的患者,在他們住院治療前,使用降膽固醇藥物(statin)的比例是比對照組高的!但研究追蹤卻發現,他們出院後再次罹患心肌梗塞、心絞痛、或死亡的風險卻反而比較高!
這給我們幾個值得思考的點,也是我在門診一而再,再而三不斷強調告訴病人的:
1.不要以為吃了藥就沒自己的事,就不會發病。整體的飲食習慣跟生活型態才是真正的根本,而這,要靠自己負起責任、落實改變 ,自己的健康自己得負責。
2.醫藥科技進步,藥品發達,降膽固醇的藥效果都不差,要讓數字漂亮基本上不難,吃藥、加藥、調藥大多可以讓數字「達標」,但是,「數字漂亮」 不等於 「身體健康」,門診遇到很多民眾花了好幾萬塊做了一堆健康檢查,檢驗數字沒什麼大異常,人卻老是覺得不舒服。所以,我們的目標不是放在「數字漂亮」,而是應該放在「真的變得更健康、未來疾病及併發症的風險降低、生活品質變得更好」,而這,如上述,要從根本的飲食習慣及生活型態做起。
藥品可以是輔助,但對於生活型態疾病來說,如果自己什麼都不改變,以為吃一堆藥成為藥罐子就會變健康,有可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