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醫學| 慢性疾病| 賀爾蒙| 營養醫學| 肥胖| 血糖,血壓,血脂,脂肪肝| 健康促進

環境賀爾蒙–您應該要避免的賀爾蒙!

之前分享了幾篇有關正確使用賀爾蒙(天然賀爾蒙)及其對更年期症狀、健康促進所帶來的正面影響(這裡這裡)。然而,有一種賀爾蒙,較少被提及、容易被忽視,在現今社會環境中卻到處都有無所不在,是我們無論如何都應該盡量避免的,那就是— 環境賀爾蒙!
什麼是環境賀爾蒙(Environmental hormone,也有稱Xenoestrogen)?簡單說,就是環境中的化學物質,進到體內後會干擾正常人體內的賀爾蒙運作,進而對健康造成許多負面影響,這些化學物質我們就統稱環境賀爾蒙,嚴格來說應該稱作內分泌干擾物質(EDC, Endocrine Disrupting Chemicals),因為它跟我們人體內分泌的賀爾蒙其實是不一樣的分子,但是卻會干擾體內正常賀爾蒙的運作。
人體內賀爾蒙的作用很特別,一旦由內分泌器官分泌出來會循環到全身,因此,它的作用是全身性、廣泛性的,並不是只有作用在單一器官系統;而不同的賀爾蒙彼此之間又會產生交互作用互相影響,影響層面更廣大。
而環境賀爾蒙,顧名思義,就像體內的賀爾蒙一樣,進到人體內後,即便只有一點點的量,就可能會產生效果,當然,這裡指的是負面的效果。所以,我們實在應該重視這些環境賀爾蒙對人類健康造成的影響。
那麼,環境賀爾蒙可能會造成哪些健康上的危害呢?包括:性早熟、男女性的不孕症、男性攝護腺癌、女性乳房病變例如乳癌、子宮內膜病變、子宮內膜異位症、不正常性發育、生殖器官病變、其他內分泌器官的功能異常、內分泌失調,甚至會影響兒童中樞神經發展,進而影響專注力及學習力等,另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是,肥胖!
環境賀爾蒙有哪些?最為耳熟能詳的就是塑化劑,另外大家常聽到的雙酚A(Bisphenol A)也是。過去國內曾有研究報告,有六歲女童就來月經,就是塑化劑的影響;國內成大研究團隊也曾發現,有兩歲(沒錯,是兩歲)女童下體出血,檢查後發現是初經(初次來月經),進一步調查才發現,女童日常生活中經常接觸塑膠製品(如塑膠地墊、塑膠玩具),也常常吃塑膠容器裝的食物、喝塑膠杯裝的飲料,經檢測發現女童體內塑化劑含量超標,後來透過治療、避免塑膠製品後才慢慢恢復正常。
這些環境賀爾蒙存在哪些地方呢?一言以敝之,到處都有,充斥在我們周遭環境!例如,除了我們平常會使用的塑膠用品、玩具、容器、杯子、塑膠袋、塑膠盒、保鮮膜、瓶瓶罐罐等;另外,日常清潔用品如洗髮精、沐浴乳、盥洗用品清潔劑(如牙膏)、化妝品保養品、防曬乳等也都可能含有這些內分泌干擾物質。
刊登在2019年四月份權威的美國醫學會雜誌(JAMA)中的一篇報告指出,過去二十幾年來,小女童們進入青春期的年紀提早了(性早熟),這不僅對生理心理造成影響,也可能會增加未來罹患乳癌、卵巢癌的風險。到底為什麼會有這樣性早熟的現象呢?學者們試著想要找出答案,其中,肥胖盛行率的上升是一個可能的因素;另外,許多研究顯示,我們每天經常使用的個人日用清潔消耗品中,存在的這些內分泌干擾物質,可能是另一個重要的因素,而且,不僅與小女童的性早熟有關,也跟小男童的第二性徵提早發育有關。
行政院環保署毒物及化學物質局以及衛福部食藥署也都對內分泌干擾物質做介紹,希望大家多注意這些無所不在且危害著我們健康的隱形兇手。
接下來,將陸續跟大家介紹,我們如何得知體內是否含有這些物質、生活中該如何注意並避免接觸太多這些物質,以及如何將這些已經進入體內的內分泌干擾物質排出體外。